- · 《油气田地面工程》期刊[08/03]
- · 《油气田地面工程》投稿[08/03]
- · 油气田地面工程版面费是[08/03]
开门红! 新一年头一个月我国重大工程捷报频传(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蜜饯红薯”、“牛轧糖”、“深水炸弹”是隧道形成过程中的形象隐喻。黄河水冲刷出大量黏土,在高压下黏度增加一倍。掘进遇到坚硬岩石时,强度是
“蜜饯红薯”、“牛轧糖”、“深水炸弹”是隧道形成过程中的形象隐喻。黄河水冲刷出大量黏土,在高压下黏度增加一倍。掘进遇到坚硬岩石时,强度是高铁桥墩钢筋混凝土的两倍以上。最难的只有26小时。挖2米,取出58块坚硬的岩石;隧道最低点在河床以下54米,最大水土压力相当于6.5个大气压...
面对诸多挑战和艰巨的施工,工程师们直接开始改装设备。除了最智能、最先进的盾构机,大数据、物联网、信息技术也派上了用场。
国内首条15米以上管片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首次应用于隧道项目。各管段、箱涵均实现了预制生产全过程监控,二维码“身份”信息验证,质量终身可追溯。 “这些信息化技术的引入,大大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质量控制更加严格,施工进度更加顺畅。”杜长燕说,这背后是技术装备和科研实力的提升,这也是整个行业的事情。宝贵的经验一点一点积累。
隧道贯通后,项目现已进入隧道内机电设备安装、装修阶段。按照规划,隧道将于今年10月建成通车。 “工期还比较紧,但我们努力推进,不断优化流程,合理增加人员,确保10月份项目顺利完成。”杜长燕说道。
“深海一号”能源站
以世界一流的创新进军深海
总重量超过50000吨,最大投影面积相当于两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总高度120米,相当于40层楼高;最大排水量11万吨,相当于3艘中型航母……
1月14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宣布,由中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个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运平台“神海一号”能源站交付并交付使用。启航。这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田开发能力和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建设水平的重大突破。
深海是未来全球油气资源的重要接替区。据统计,全球70%以上的油气资源储存在海洋中,其中44%来自深海。对于深海油气开发,装备制造是关键瓶颈。
作为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早在“十二五”期间,中国海油就打造了“五型六船”深水船队,实现了巨大的深海钻井能力从 300 米到 3000 米。但深水油气田开发生产装备建设仍停留在300米深度以内。
再深入一点! “深海一号”能源站将由三艘大马力拖轮从黄海一路南下,抵达海南南陵水地区油气生产设施实施现场二月的岛。为开发中国首个1500米深水自营大型气田——陵水17-2气田而安装。
谈到“深海一号”能源站,中海油陵水17-2气田开发项目总经理游学刚给出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数据:船体工程的焊缝总长度为高达60万。米,可绕??北京六环3圈;电缆全长800多公里,可绕海南岛一周。
不仅如此,游学刚还介绍,该项目在建设阶段就实现了3项世界级创新,采用了13项国内一流技术,解决了10多个行业难题。是中国海洋工程建设领域的杰作。
采用全球首座已建成的柱式储油库,最大储油量近2万立方米,实现了凝析油生产、储存、出口一体化功能;拥有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半潜式平台桁架式砌块…… 多项世界首创、世界首创技术的成功应用,得益于多年的潜心研究和技术创新。
“随着以‘深海一号’能源站为代表的深水油气装备交付,我国半潜式平台船体组装快装及精密控制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海底管道敷设1500米难度等多项深水施工技术突破,显着提高了超大型深水装备工程总承包能力。”海洋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钟文军说
文章来源:《油气田地面工程》 网址: http://www.yqtdmgczzs.cn/zonghexinwen/2021/0821/372.html